网上有关“武书连的排名思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书连的排名思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武书连大学排名思想
从数据收集上,武书连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是公开数据,即各大学对外公布的数据,以及在公开检索平台上可以采询的数据。截至目前,除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外,国内其他所有大学排名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不能公开的内部数据。由于内部数据不能公开,这就为大学排名中的“黑箱作业”提供了可能。《中国大学评价》全部使用公开数据,则可有效杜绝这种现象,同时能从一个长时期静态地观察大学的变化。
武书连提出假设:“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平均具有相同的科研创新能力。”此假设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高教评估学者的不同类型大学之间无法相互比较的难题,实现了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直接可比。此科学假设,使国内外学术界第1次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直接比较。在此之前,不同类型大学之间没有相互比较的理论基础。以后,武书连每年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发表当年的《中国大学评价》年度论文。
2010年4月,武书连发表《2010中国大学评价》论文。该论文在既往基础上,放弃了其中难以重复的所有问卷调查类指标,大量采用国家行政部门公开发布的数据,建立了公开、透明,全部结果可重复、全部结果可检验的中国大学评价体系。这使得任何对武书连大学评价结果有怀疑的组织和个人,无需问卷调查,就能方便地运用同一数学模型检验武书连的大学排名。
自2002年底实现了1991年提出的独立自主创建中国大学评价体系后,武书连将主要精力转向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这是因为在多年的大学评价实践中,他深深地感到国内现有的引文数据库难以满足《中国大学评价》的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已经提上日程。
2010年7月,经过6年的时间,武书连研发的《科学引文数据库》实现网上查询。《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简称:SCD),是武书连研发的我国第1个涵盖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农林科学、医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全部非保密学科的大型引文数据库。SCD的应用领域之一就是作为《中国大学评价》、《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源期刊数据库,用于评价中国普通本科高校和以创新为主的科研机构的群体创新能力。当然,SCD还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SCD的理论基础基于以下3个方面:
1、布拉德福(S.C.Bradford)的以“文献集中与离散规律”为基础的布拉德福定律。
2、加菲尔德(E.Garfield)的“引文索引用于科学”的论文。
3、武书连的“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观点。
SCD在以下3个方面不同于以SCI、SSCI、CSCD、CSSCI为代表的引文数据库的既往研究。
1、数据库源期刊论文总量由我国普通本科高校中级以上师资人数确定,不预先设定期刊数量。
2、各学科源期刊论文数量与该学科中级以上师资人数成正比例关系,不受学科期刊百分比的限制,使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投稿命中机会均等。
3、学科按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学科门和一级学科目录分类,不使用中图分类法的学科分类,也不使用ISI的学科分类。
武书连大学排行榜2022
实际是中国没有权威和客观的大学排名,都是民间组织随意搞的,中国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书连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搞的,有浙江大学搞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搞的等等。谁搞的谁就靠前,都按有利于自己的指标评比,都不符合实际,很不靠谱。
一般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一流名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领导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据媒体确认,根本无此机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国际一流名校却败给了中国高校。加州理工学院得分仅为1.07分,在武书连排行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曾经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茨奖得主的国际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则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国内咸宁学院、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而曾荣登世界第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第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5月9日《中国科学报》)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而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对来说则起步较晚。多年来,这些排行榜无论怎样推陈出新,还是自诞生起就备受质疑。
应该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其实上述质疑并不新鲜。历年来,各方质疑不断。例如排行榜未考虑因为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文理特性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论文发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国际交流频率的不同,使得年轻的专业化院校与老牌综合型名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这样的质疑与上述“数量”代替“质量”的质疑异曲同工。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清、效率愈来愈低下等等问题。
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诞生起就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乱七八糟,随意排名。完全没有权威性及公信力,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走上一条没有实际追求的道路,害人害己。
如果要报考一个最好的中国高校,选择顺序为:首选“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并按专业兴趣
武书连2022中国大学排行榜:
清华大学总得分129.25分位居榜首,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位居前五位,第五的位置也是武汉大学多年来的最高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靠前,而复旦大学仅排名第八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被看低,仅排名第27和18位。
西安交通大学排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后位列第13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表现不俗,位居第39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在第51位,江苏大学和江南打都进入了50强,也是多年来的较高排名。
苏州大学力压北师大和北航,位列第22位,西北工业大学进入前30。
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85位,排名有所下滑,而陕西省除了四所名校外,陕西师范大学(第69)和西北大学(第74)都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大学(University、College)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学院, 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
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大学从产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关于“武书连的排名思想”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墨红爱]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7k54.com/shiga/640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墨红爱”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武书连的排名思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书连的排名思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武书连大学排名思...
文章不错《武书连的排名思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