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精读《是你吃了狒狒吗?

网上有关“绘本精读《是你吃了狒狒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绘本精读《是你吃了狒狒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注“平妈Sofia绘本故事屋”更多精彩等着你

当《谁的牙齿》那动人心魄的一幕还在眼前挥之不去,我们还在为红狒狒的善良感觉惋惜,也为鳄鱼的眼泪气愤不已时,孩子的世界不能断档,那这就是善良的结局吗?我们在帮助孩子认识真实世界的同时,更应该告诉孩子善恶都要有报。

平平看到《是你吃了狒狒吗?》的封面时,马上想到曾经看过的那本书,于是迫不及待的自己要先睹为快,即便我满手是油,也要拉着我赶快给她读一读。

还是那片熟悉的土地,炎热的非洲大陆上,在热气腾腾的草原上走来了一个陌生的身影。是来自热带雨林的猩猩,它来寻找它的表弟红狒狒。魁梧健壮的身体让人生惧,他能找到红狒狒吗?而流言中传出的是一个可怕的大猩猩,大家都害怕它,所有的害怕真的来源于猩猩本身吗?

那我们来看看每个动物遇到猩猩时,猩猩时如何表现的,而动物们是怎样处理的呢?

猩猩

当遇到猩猩时

动物

扯着粗嗓子

火烈鸟

红着脸辩解

瞪着眼睛

长颈鹿

颤抖着哀叹

紧皱眉头

鸵鸟

把头埋进沙堆

露出锋利的牙齿

大象

边后退边回答

。。。

。。。

。。。

我没有列出全部的内容,只是截取了其中的几个动物。

这里我还要强调绘本精读,我遇到身边很多的孩子,他们很喜欢读书,而当开始写作时,内心里的故事却很少,能够运用的词汇也很少,词汇量的增加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是同样的作用,这本书中猩猩的展现它可怕的词汇很多,而对应着动物们表现出来的胆战心惊,每一个动物都表现不同。因此值得大家精读分析。其实孩子比较小的更应该反复阅读,在生活运用这些词汇。前几天平平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庆功宴这个词汇,于是到处乱用,我就问她,你知道什么叫庆功宴吗?吸取了之前直接把答案告诉她,以至于很难知道她对问题的解析,我多数采取询问的手段。她就开始了她没有边际的解释。于是我跟她将这个词汇解释后,她开始寻找运用这个词汇的场景。

语言的学习是在运用和交流中进行,也可以在某种假设情境中得以使用。在不断的使用和提炼中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是需要过程,他们组织语言也在不断的修正中更富逻辑性,因此阅读在这里起到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词汇量的丰富。

如何让词汇量丰富起来呢?我建议反复读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还有就是表演式习得,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体会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意境,从而今后更容易运用。还有就是在多运用丰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在强调英文词汇量重要性的同时,中文词汇的丰富性更应该得到重视。

平平读完后问我:为什么所有的动物都穿着衣服呢?

我记得有一本书《动物不该穿衣服》中每个动物都因为穿上衣服变得狼狈不堪。那这本书里为什么每个动物都给设计了非常有特色的服装呢?

故事虽然发生在非洲草原那片土地上,各种动物都粉末登场,难道不像现实生活的一幕吗?而每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人们的表象也是人们内心的声音。正是这种构思下,动物们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被定格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也许这是动物们穿上衣服最好的解释。

外表魁梧的大猩猩真的可怕吗?一副可怜兮兮样子的鳄鱼值得同情吗?如何去分辨世界的真实,而非黑即白会让孩子无法看到世界的全面性,就类似于在纯黑与纯白之间无数灰一样,在孩子认知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孩子也能更全面的了解世界的全面性。

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动物们都害怕大猩猩,但是害怕真的来源于动物本身吗?

拿起这本书,让孩子们去表演,去用形体和眼神去展现外表和内心活动的过程,去体会词汇背后的含义。

故事真的讲完了吗?正是社会的复杂性让生活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也许故事并没有讲完,如果是你,后面又发生了什么?带着孩子去构思,去设想。一个精彩的故事即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平头哥”蜜獾有哪些天敌?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它是由元前六世纪伊索写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寓言故事》读后感400字5篇,欢迎借鉴参考。

 寓言故事读后感400字(一)

 故事讲的是一只美丽的鸫鸟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树尙的果实。侑一年,桃金娘树尙的果实还没侑成熟,鸫鸟便每天跑桃金娘树尙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来临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欢唱,望着那儿的花儿在开放,我对它是多么向往。”就这样鸫鸟每天都去,每天都唱。一茖猎人发现了,便守候在那。等果梳出,鸫鸟每天都来吃一整天。终于被猎人用粘棍粘住了。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实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却是你,因为我太贪恋你那无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

 这则寓言让我们明白了,不要过于贪恋某种事物,这样会让我们葬送掉性命的。要目光远大,不能像鸫鸟那样鼠目寸光,否则,当你完全沉浸在其中的时候,不幸将会降临。

 这就跟我们一样,一茖学生如果过于贪恋游戏,每天背着老师家长去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这样下去一定会损失惨重:一会浪费金钱,家长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全都被你用在打游戏尙,值吗?二会用眼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太重要了!如果你不保护好眼睛,以后戴着茖多度的眼睛,成为了“小四眼”,不累吗?三也是最重要的,沉迷于游戏中,你会不知不觉葬送掉吸收知识的大好时光,好吗?

 寓言故事读后感400字(二)

 今天,我又坐在书桌前,慢慢地欣赏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感动学生的100篇寓言故事》。我看了这本书其中一篇,名字叫《鳄鱼与狒狒》。

 这茖故事主要讲了,在一茖湖边,长了一棵果树,果子成熟了,纷纷掉入湖中,湖中住着一条鳄鱼,每吃果子生活。

 在森林里,侑一只狒狒,它和同伴发生矛盾,就离开了朋友。他来这棵果树下,它在树尙吃果子,把鳄鱼吵醒了,它非常生气,要想法子对付狒狒。一天,鳄鱼驼着狒狒在湖中快乐地玩。忽然,鳄鱼对狒狒说,他的母亲生病了,需要狒狒的肝来医治。狒狒马尙意识危险来了,就急中生智,对鳄鱼说,他的肝没带在身尙,要回树尙取。就这样,狒狒用瞒天过海之计,获得了胜利。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狒狒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没想它巧妙地在凶残地鳄鱼面前逃脱了。

 我也侑一次和狒狒一样危险的经历。侑一次,我在老家田地里玩得非常兴奋,突然听“丝丝”声,我转头一看,一条蛇盯尙了我,我第一感觉是危险来了。我慢慢地往往前移动,可那条蛇不放过我,一直游走在我的后面。怎么办?我突然拣起一块小石头,往旁边一扔,那条蛇听声音,掉转方向游走了。好险,我用声东击西之计,逃脱了一劫。

 在生活中,会经常遇许多你意想不的危险和困难,只要你冷静,用力想办法,每次困难都会化险为夷。

 寓言故事读后感400字(三)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里面讲的都是寓言故事。侑染丝、揠苗助长、井底之蛙、愚公移山等等。让我读的最侑启发的就是愚公移山了。

 故事讲的是: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岁了,家前面是山,出门不方便。于是便想和家人移掉这座山,开出一条路来。但老伴怀疑说:“凭你这点力气,连茖小土丘恐怕都不能移掉,又想对这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愚公并不争辩,带领儿孙三人开始挖山。另据侑茖寡妇七岁儿子,蹦蹦跳跳也来帮忙。这样,从冬夏的挑运,才能渤海往返一趟。河曲侑茖老头叫智叟,觉得这事是在荒.唐可笑,便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你这样年老力衰,恐怕连山尙的一棵小草也拔不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反道说:”你也太顽固了,还不如寡妇的七岁儿子呢!即使我死了还侑儿子在,儿子会生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侑穷尽的。而山不会再增高,怎么会一不掉呢?智叟听了,无言以对。那愚公依然每天挖山不止。山神听这件事,只怕愚公挖山不止,便去报告给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这种坚强的毅力而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茖儿子八两座山背走。从此,愚公的家门前再也没侑高山阻塞了。

 这茖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不放弃,那件事总会做好的。

 寓言故事读后感400字(四)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它是由元前六世纪伊索写的。里面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怎样辨别是非。其中《大力神和车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一名车夫推着货车往前走。突然,车轮陷入了很深的车辙中,再也无法前进了。车夫一筹莫展,傻呆呆的站在那里,高声喊求大力神的来帮助他。大力神来后,对车夫说:“你自己不自力更生,尽力解决仅依靠我怎么行呢?”看这里,我想:这茖车夫真没用,这么简单的事还要依靠大力神。

 其实,我侑时也喜欢依赖别人。又一次我的红领巾找不了。我翻遍了我的房间,可还是没找。我想:反正我的红领巾也旧了,还是再去买根新的吧!可自己又懒得去,就让爸爸给我去买,爸爸不但没给我买,竟还骂了我一顿。但读了这茖故事后,让我明白了一茖道理:一茖人遇困难,自力更生,是解决困难的最好的办法。

 今后,我我不能再像车夫那样依靠别人,做一茖侑出息的人!

 人的生命是侑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让我们去利用短暂的生命去好好的“品味”这部《伊索寓言》吧!

 寓言故事读后感400字(五)

 《伊索寓言》是由300多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篇幅都不常,但我们可以说,浓缩的都是精华,每个小故事不仅十分有趣、还具有深刻的内涵。

 我读的《伊索寓言》是青年版,每个故事后面都有编者的注释,解释每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读了这些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道理。

 读了龟兔赛跑,让我明白做人要不骄傲,要谦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才能有进步;读了鱼和猫,让我明白了必须因材用物,如果一件事并不适合自己做,却坚持去做,那就是愚蠢,是钻牛角尖,事半功倍,毫无效果;

 读了狮子和狐狸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事物不在多,而在于精的道理;读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要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很多小故事,也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伊索寓言》真是一本好书。

"平头哥"蜜獾是出了名的网红动物,其勇猛无畏的个性早已深入人心,一些野生动物摄影作品显示,它们敢和花豹甚至狮群硬碰硬。这种动物虽然非常凶猛善战,但受限于其体型,能杀死并吃掉它的猛兽还是不少的。那么,"平头哥"的天敌有哪些呢?

胡狼和蜜獾是一对冤家

在卡拉哈迪跨界公园(位于南非和博茨瓦纳交界处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蜜獾专家贝格等人对蜜獾和该地其他食肉目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把公园的20种食肉动物按照体重分成三个级别:小于1千克是小型,1-12千克为中型,大于12千克的属于大型。

这样的话,蜜獾(雌性平均6.2千克,雄性平均9.2千克)就被归类到中型食肉动物,而和蜜獾差不多大的黑背胡狼也属于中型这个级别。

大型食肉动物中除了棕鬣狗和猎豹之外,都捕食过成年蜜獾和小蜜獾。而中型的黑背胡狼虽然没有捕食成年蜜獾的记录,但会捕杀小蜜獾。

专家发现小型食肉目只能作为蜜獾的猎物,而中型食肉目中,唯有黑背胡狼能对蜜獾造成威胁,有三次捕食小蜜獾的记录。黑背胡狼对蜜獾幼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有四次,母蜜獾(窝里有不到一个月大的幼崽)被观察到气势汹汹地把胡狼驱赶到离窝80-100米远的地方。

母蜜獾的激动并非没有缘由,四次事件中有两次,胡狼趁着母蜜獾在离窝10米处觅食的时候,把头和肩探入蜜獾的窝中,试图把里面的幼年蜜獾掏出来吃掉。

其他地区的胡狼也捕食过小蜜獾,学者约菲1993年指出,尼日尔北部两只金背胡狼杀了一只蜜獾幼崽。

大型食肉兽是蜜獾最主要的捕食者

大型食肉目中,狮子和豹子都捕杀过蜜獾,斑鬣狗可能也捕杀过。在被杀的七只成年公蜜獾中,其中三只根据现场狮子的脚印和蜜獾头骨上的穿刺伤来看,显然是狮子干的。被杀的母蜜獾中,一只确认被豹子所杀,两只根据足迹和咬痕判断是死于大型掠食者。三只幼崽被大型掠食者杀死,其中两次是母蜜獾和幼崽都被杀掉。

卡拉哈迪猎豹和蜜獾之间没有什么互动,不过在南非的林波波省,瑞托拉克2005年报道过一个猎豹尝试捕食亚成年蜜獾的例子。

上图中母狮咬着小蜜獾,一般的动物此时必定无力回天,但蜜獾不同,实际上小蜜獾之后挣脱了母狮的控制,继续为自己的生存和狮群战斗着。

和给大众留下的印象不同,蜜獾并非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它们会尽可能避免和大型掠食者遭遇。专家发现,蜜獾在七次猛嗅草地上的新鲜足迹气味后(四次为狮子,一次豹子以及两次斑鬣狗),都无一例外地改变了行进方向。其中有一次,一只公蜜獾在闻过狮子的脚印后,受惊似的飞快跑进附近的一个洞穴,躲到第二天才出来。

学者Enhle Kheswa等人2018年的文章指出,在南非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豹子的存在对蜜獾的出现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表明蜜獾在积极避开与豹的遭遇。Enhle分析,这可能是种间捕食或竞争的结果,即蜜獾通过减少在豹子出没之地活动,以避免与这种潜在捕食者发生遭遇。

蜜獾为什么敢和大型食肉兽"横"?

很多影像资料证明了,当避无可避时,蜜獾面对大型掠食者的反应倾向于战斗而非逃走,专家在卡拉哈迪的科考也印证了这点。蜜獾在近距离下防御掠食者的手段主要包括:发出威胁性的尖厉叫声,竖起毛发,从肛门的臭腺释放出刺激性气味以及向掠食者急速猛冲。这种防御被观察到两次成功地阻止了豹子,对狮子和斑鬣狗各成功一次。

在与斑鬣狗的互动中,蜜獾一开始是一动不动地平躺在草地上,同时嗅着三只鬣狗的气味,当斑鬣狗离它只有2-3米时,蜜獾起身冲向鬣狗并尖叫着释放气味,接着就跑掉了,鬣狗并没有尝试追捕蜜獾。其他学者也在蜜獾与斑鬣狗、棕鬣狗的互动中观察到类似的情况。

对于为何蜜獾能这么"横",专家也在身体结构上给出了解释:蜜獾那厚而松散的皮肤往往令掠食者难以结结实实地咬住,这使得它在被咬的同时能够扭过身子反咬攻击者。

在专家的科考调查中,有一个例子足以支持这种说法,一只母豹在和一只6千克重的蜜獾搏斗时,花了长达52分钟才最终锁住蜜獾的喉咙并杀死了它。此外,学者劳滕巴赫和沃斯特在2003年也报道过,六只狮子花了15分钟才杀了一只蜜獾。由此可见,蜜獾的皮肤赋予了它极强的防御力,要是换做一般的动物,早被狮子豹子锁喉杀了。

母豹想捕食小蜜獾,被闻讯赶来的母蜜獾赶跑

大型爬虫和狒狒偶尔击杀蜜獾

古人云: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句话在蜜獾身上也应验过,我们知道,蜜獾喜欢捕食各种无毒和有毒的蛇,甚至有时体型庞大的非洲岩蟒也难免沦为它的盘中餐,擅长捕捉蛇类可以说是蜜獾的标签之一了。但有这么一次,蜜獾在和蟒蛇战斗时出了岔子。

据比勒陀利乌斯1989年报道,一只蜜獾在和一条巨蟒鏖战超过6小时后,最终战败被杀。所以尽管蛇类在科考资料和新闻中频繁被蜜獾捕食,但岩蟒好歹也为蛇类挽回了一次颜面,成为记载中为数不多的杀过蜜獾的几种动物之一。

非洲另一种巨型爬行类,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爬行类、河流中的霸主——尼罗鳄,可一点不给我们平头哥面子。根据新闻,尼罗鳄捕杀过两次蜜獾。其中一次为去年,摄影师希拉格罗贝拉尔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拍到了一条尼罗鳄,令人惊奇的是,鳄鱼的嘴里叼着一只蜜獾尸体,考虑到尸体比较新鲜,很可能是鳄鱼捕杀了这只蜜獾。

只见鳄鱼不停地摆头甩动蜜獾,此举是想撕裂蜜獾的身体以便吞下。可是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尝试过后,鳄鱼仍未能如愿撕碎猎物,无奈之下,鳄鱼把蜜獾带到岸上,可能是想试试在陆地上撕开蜜獾。这个例子又一次证明了蜜獾毛皮的坚韧异常,要知道,一般的有蹄类或是小河马,鳄鱼靠这招甩头是能够撕裂的。

作为一种机会主义掠食者,蜜獾有时也朝幼年狒狒下手,但狒狒绝对算得上最不容小觑的猎物之一。早期灵长类动物学家路易基·弗萨蒂曾经记录过这样一次事件:蜜獾在试图捕食小狒狒时,被一只成年雄性阿拉伯狒狒杀死了。

蜜獾绝不是狒狒刀下的唯一亡魂,据学者Cowlishaw1994年总结,狒狒在11次针对豹子的反击中4次杀死了豹子,这样一看蜜獾死的也不算冤了。

蜜獾没有严重的敌害

尽管拥有狮子豹子这样的大型食肉目毫无疑问具备杀死蜜獾的能力,但它们捕食蜜獾的事例总的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学者艾洛夫于1984年发文指出,根据他在1970年7月-1983年1月期间对卡拉哈迪大羚羊国家公园狮子食谱的调查,狮子在研究期间只杀过一只蜜獾,仅占全部猎物的1%,而且并没有吃掉蜜獾。

八只亚成年狮子花了20分钟杀死一只未成年蜜獾

根据学者皮纳尔的学术报告,研究者分别在1936-46年和1954-66年两段时期对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各种掠食者的食性进行了调查。皮纳尔指出,在狮子全部25846只猎物中只有2个是蜜獾,而在非洲野犬4133只猎物中蜜獾仅出现一次,考虑到蜜獾在该地区并不少见,这个捕食比例可以说是极低了。

2005年,学者海沃德等人总结了来自13个国家25个保护区的豹子食性资料,结果显示,豹子对蜜獾的雅各布斯指数为﹣1。雅各布斯指数很大程度上能体现掠食者对某种猎物的选择倾向,﹢1表示对该种猎物存在最大偏好,即非常喜欢这种猎物,﹣1则意味着对该动物是最大负选择,可以说几乎不会选择捕食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豹子是极少把蜜獾当做猎物的。

蜜獾力战非洲野犬

实际上,由于掠食者很少对蜜獾下手,有的大型掠食者甚至演化出了一种提高幼崽存活率的策略——模拟蜜獾的皮毛颜色。1976年,猎豹行为和生态学专家兰德尔·伊顿提出了一种现象,从猎豹出生直到两个半月大,一直在模仿蜜獾的毛色,即像蜜獾那样躯干上部呈银灰色或近乎白色,下部分则为黑色,他认为这是小猎豹对蜜獾的拟态。

猎豹幼崽主要的捕食者狮、豹和鬣狗都是靠视觉定位猎物,因此从远距离来看,捕食者很容易把幼年猎豹误认为蜜獾,这很可能会增加这一阶段猎豹幼崽的存活率。

兰德尔发现,当小猎豹超过两个半月大时,它就失去了这种保护色,渐渐转为成年猎豹的外观。对此,兰德尔认为,随着幼年猎豹慢慢长大,它的体型也许不再适合继续模仿蜜獾,有可能被掠食者察觉两者体型的差异,就起不到混淆视听的作用了。兰德尔还指出,当小猎豹超过两个半月大,它已经具备一定的速度逃过掠食者的攻击,其他学者也记录过一些三到六个月大的幼崽成功逃过捕食的例子。

幼年猎豹对蜜獾的拟态

最后总结一下,蜜獾因其厚实坚韧的松散皮肤、锋利的爪牙、能分泌臭气的臭腺以及凶猛的作战风格,对大型掠食者来说算是比较棘手的目标了。再加上蜜獾本身个头很小,没有多少肉可言,即便捕食成功也得不到多少益处,即便是它们最主要的捕食者——狮子和豹子也不会视其为常规猎物。

至于其他几种杀掉过蜜獾的动物——胡狼、野犬、鳄鱼、蟒蛇和狒狒,胡狼和野犬只是偶尔捕捉小蜜獾,鳄鱼和蜜獾的遭遇机会很低,蟒蛇和狒狒属于被蜜獾攻击后的反杀。所以蜜獾除了人类之外是没什么严重的敌害的。

关于“绘本精读《是你吃了狒狒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雪水]投稿,不代表拾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7k54.com/shiga/6422.html

(7)
雪水的头像雪水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雪水的头像
    雪水 2025年09月04日

    我是拾光号的签约作者“雪水”

  • 雪水
    雪水 2025年09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绘本精读《是你吃了狒狒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绘本精读《是你吃了狒狒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雪水
    用户090403 2025年09月04日

    文章不错《绘本精读《是你吃了狒狒吗?》内容很有帮助